劳动法关于工资支付的规定是用人单位必须每月定期发放工资,不得无故拖延,并且必须满足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延、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发放工资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的形式代替,可以直接发放人民币或者银行转账。
【资料图】
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时间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由用人单位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每月至少支付一次。
这是根据国家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法律条例中的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一)发放以实物或有价证券的形式代替;
(二)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低于或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三)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提供工资清单;
(四)向实行年薪制的员工每年支付一次工资;
(五)劳动者离职时,单位扣押、未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六)不向实行计件制的劳动者支付工资;
(七)向劳动者每月支付的工资中包括加班工资;
(八)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
(九)停工、停产期间可不支付、减少支付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支付工资的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 对实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兑现工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每月按不低于最低工资的标准预付工资,年终或考核周期期满时结算。
《劳动合同法》规定,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应当至少每月支付一次;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法律规定工资按月支付,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企业基本上实行月薪制,工资标准是以月为单位确定的;二是劳动者的生活安排也以月为传统习惯,考虑到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和劳动者的生活习惯,所以法律规定工资按月支付。
实行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工资也可以按月或按周发放。但是用人单位至少要每月支付劳动者一次工资,这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其生活需要都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 用人单位热点劳动法关于工资支付的规定是用人单位必须每月定期发放工资,不得无...
热点技术保密协议主要条款有明确保密信息范围、明确保密主体、约定保密...
热点随着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大家可能对计划生育假感到陌生,计...
热点民事诉讼需要的费用需要根据诉讼涉及的财产标的分段累计计费,如果...
热点无论是成立大企业还是个人成立的个体户经营,成立企业创业的话都需...
实行晚婚晚育政策在人口控制方面有三个作用:(1)缩短妇女的生育期,...
国家提倡晚婚晚育,那么,2013年最新晚育产假是如何规定的?小编为您...
因为买房而离婚的风险风险一:弄假成真是最大的风险婚姻是神圣的早...
Copyright 2004-2022 fawuwang.com.cn 版权所有 邮箱:435 227 67@qq.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6 有害信息举报